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如何獲得幸福?10個身心覺察問題

每個人在不同人生的階段,想要的幸福都不一樣。

例如:
⭐對三歲的幼童來說,幸福可能是「爸爸媽媽很溫柔」、「今天爸爸媽媽有陪我玩」。
⭐對小學生來說,幸福可能是「今天學校沒有作業」、「學校明天放假了」。
⭐對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幸福可能是「能跟朋友出去玩」、「爸爸媽媽讓我有自己的空間」。
⭐對於已出社會的成人來說,幸福可能是「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良好的人際關係跟伴侶關係」。
⭐對於已步入婚姻、建立家庭的人來說,幸福可能是「生活應付所需都能滿足」、「家庭氛圍親密又和諧」。

每個人在不同的生命時期、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所想要的幸福、以及能感受到幸福的方式都不同。

但是,每個人對於「幸福感」都有一個相同點:
我們在所有的生命時期、所有的人生階段中,是否能獲得當下所需及適合的幸福?以及是否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以上都取決於:我們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中,與父母之間的情感經驗。

 

幸福的定義是什麼?

那麼,長大後的你,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呢?
⭐有些人成年之後對幸福定義是賺到特定金額的財富。
⭐有些人認為的幸福條件是在工作中達到一定的成就。
⭐有些人對幸福的條件是能發展一段符合期待的感情。
⭐有些人的幸福條件是在某個年紀前成立想到的家庭。
⭐有些人的幸福條件是買一間或數間房子、或達成類似的物質條件。

很多人雖然對幸福定義的條件、獲得的形式不同,
但相同的是,大部分人對幸福的定義來自「#滿足感」。

♦️有些人想透過與人的關係、互動,得到「 #被愛的滿足感」。
♦️有些人希望透過工作的展現、專業的呈現,得到「 #被肯定的滿足感」。
♦️有些人也許是透過亮眼好看的外表、或令人傾羨的物質條件,得到「 被關注的滿足感」。
♦️也有些人常透過為別人付出、照顧他人,得到「 #被需要的滿足感」。

到這裡,不難發現,
很多人表面上對幸福的定義看似不同、
但是背後渴望得到的「東西」都非常相似:渴望被人所愛

在頭腦表意識層面,我們不一定會意識到自己有「希望有個特定的人來愛我」這樣的想法,甚至有些人可能會說:我才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我並不在乎別人的想法、我不會在乎別人是否認可或喜歡我⋯。但是,也許你也曾發現,即便有些人這麼說,但行為上仍會產生矛盾。

例如:

1️⃣很多人會說「要勇敢做自己、表達自己,不要管別人的想法與看法,因為自己不是活在他人的眼光中」這樣的說法,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卻處處在意他人的想法、感受、總是擔心別人誤會自己或不喜歡自己,甚至不自覺總在壓抑自己、配合別人⋯。

2️⃣很多人說自己相信幸福的定義是身體健康、情緒平衡、每天平安就好。但自己每天的飲食習慣或作息卻不是朝向身心健康、情緒平衡的方向,還會不自覺地主動吸引或製造關係中的紛擾⋯。

3️⃣很多人會說自己認為幸福的定義是財富自由,但自己卻常常不敢或無法作出讓自己獲取更多財富的選擇,甚至更常發生的是:不敢賺更多錢、沒有信心為自己付出正向花費、卻容易發生無意義或浪費的開銷、或會莫名損失金錢的意外狀況⋯。

4️⃣很多人說自己覺得幸福的定義是關係和諧、家庭美滿就好。但自己在關係中可能常常發生事與願違的言行或處境;有時就算自己努力想要改善,也常常因為對方、其他成員而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甚至無能為力的境遇⋯。 ​ 

傳統思維中,幸福是什麼?

在以上例子中,你看見了多少自己或身邊的人的影子呢?

分享這些是為了指出:大部分的人在頭腦表意識對於幸福的定義,也許某些外在條件與形式上不同,但追求的內在狀態都大同小異,可是卻也經常發生「頭腦想的是一套,身體做出來的卻是另一套,而實際遭遇及呈現的結果往往又是另外一套⋯」。

​這是為什麼呢?答案:頭腦表意識想的都不算,是看不見的潛意識說的算!而身體就是你看得見、摸得著的潛意識!

我在課程中聽過很多學員分享自己來上課的原因
有些是曾經非常努力想要獲得自己認為的幸福條件
卻總是事與願違,在人生路的打拼中感到精疲力竭
於是報名上課,想了解背後是否有更深一層的原因

也聽過有學員分享自己來上課的原因,是覺得自己在外人眼中過得很富裕,也認為自己的人生條件夠好了,但自己卻沒有獲得想像中 “應該要有” 的快樂感、幸福感,於是來報名上課,想好好了解自己無法感到快樂與幸福的原因。

很多學員來自不同條件的原生家庭、擁有不同的背景、發展出看似不相同的人生經歷、也都為了看似不同的原因來上課。但其中,有些人看似與幸福的條件事與願違,因此感到不幸福;有些人則是看似已經獲得自己所定義的幸福條件,卻仍然沒有快樂感與幸福感。

一般人認知的幸福,不外乎是得到更多的金錢、最好達到財富自由;或獲得到更多的時間、最好不需工作無拘無束;或是創造更好的外在條件、希望身邊更多人會關注與欣賞自己。 ​ 

而以上的期望,都不是你成為大人後才有的期望,以上大部分都是你潛意識內在小孩帶著創傷的願望。我在分享的內在小孩並不如坊間一般所描述的「只是小時候受傷的自己」、「在原生家庭背景中無辜受傷的孩童」而已。

創傷能量不只是發生在兒時的原生家庭中,而是承載著個體意識所有未化解的創傷能量的總和。也許是世世代代的家族傳承、或者是累生累世的輪迴模式。
只是為顧及頭腦所能理解的層次、讓頭腦更易於接受,才在公開文章中將之濃縮範圍統稱為「兒時創傷」、「內在小孩」。

然而,即便為了使頭腦方便理解比接受而濃縮範圍,但我們卻不省略任何應該深入的階梯。因為原生家庭的兒時經驗已濃縮生生世世、世世代代的能量印記,而身心覺察正是可以全面解開、流動、釋放這些超越時空線的能量印記=純粹的創傷能量=創傷意識。

因此,先回歸到已被濃縮聚焦在今生今世的兒時創傷吧!

每個孩子對於父母都有天生的被愛渴望、被關愛的需要、被關注及欣賞的需求⋯以上是每個身為孩子天生內建的潛意識狀態。

然而,世上沒有一個父母,可以真正滿足孩子在潛意識中的被愛渴求。 每個父母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父母在很小的時候也都有每個孩子天生內建的內在需求。

而沒有一個父母在自己的童年時期成功得到被愛的滿足,正如每一個身為孩子的我們在兒時階段也幾乎不可能得到全然被愛的滿足感。

因此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沒有滿足孩子被愛需求的能力,因為每位父母也在自己身為孩子時、渴望被父母所愛的失落甚至受傷中成長。

這是為何我將純粹的創傷能量總和,濃縮範圍在今生今世的原生家庭兒時創傷:因為無論是世世代代傳承的家族創傷、或是個體累生累世的輪迴創傷,都已加減乘除地共振到今生今世的原生家庭中,投身在與之相符的父母、成為他們的孩子。

我們出生之後的成長經歷,是透過跟自己匹配的原生家庭及父母關係,將個體原有的創傷能量顯化成實相,成為我們長大後的命運模式、人生軌跡、生命發展。

而這一切,都是透過你的身體活出來的。

 

如何判斷幸福感?

每個人長大後對幸福的定義,都與原生家庭有關。無論是來自外貌身材、金錢財富、工作成就、專業能力、特定的關係⋯ 。頭腦的想像都是:「如果我能得到這些、或成功活出這個樣子,那麼別人看待我的眼光、對待我的方式,一定會有所不同!」

你在頭腦想像中的「別人」,無論是否有具體的對象,其原型都是自己小時候記憶中的父母。因為大部分的人對於幸福的定義,其實都反映出自己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中對父母最大的渴望,同時也是自己小時候在父母關係中最大的失望。 

父母關係是我們在物質世界中第一段關係,父母是身為孩子的我們對於快樂感、幸福感的初始體驗。
父母是每人此生第一個渴望愛與被愛的來源,也是我們第一個渴望透過被肯定而獲得自我價值感的對象。 
每個孩子在潛意識中的共同點,就是將幸福的定義與父母關係連結在一起。

因為父母對潛意識狀態的孩童意識=內在小孩來說等於是物質世界中的神。
因為父母對孩子來說,就是「賦予我物質世界中的一切,並且能主宰我今天是否能夠快樂、或悲傷、或恐懼、甚至決定我還能不能活下去」的源頭。

因此在孩童的潛意識裡,父母確實就如「神」一般的存在,潛意識內在小孩將父母視為自己生命中的神,就如同我們曾經聽聞過的那些狂熱宗教份子一般:

【不惜奉獻自己的一切,只想換取 “神” 的憐愛。】

然而,每一位父母也都有一個共同點:
「每個父母心中都有著與孩子一樣的內在小孩」。

所以「世上沒有一個父母能真正滿足孩子對幸福的定義」。
因為「世上每一位父母 在自己身為孩子時 對幸福的期待也不曾被真正滿足過。」

因此每個人在兒時階段,都曾承接來自「物質世界中的神-父母」所給予的失望、失落、受傷感。

孩子在潛意識裡會毫無邏輯的相信:
「都是因為我不夠好,父母才會這樣對我。」 
「不夠好的我是有錯的、不值得被愛的、只會被傷害。」 
「既然如此,我要努力想辦法彌補這個不夠好的錯。」

以上都不在頭腦的表意識層面,全部被藏在潛意識狀態的孩童意識,形成所謂的內在小孩意識。

無法獲得幸福的原因是什麼?

任何想用頭腦表意識去弄懂潛意識的人,都必碰壁、必撞牆、必霧裡看花白看一場。因為潛意識是毫無邏輯、沒有秩序、不可理喻的。屬於潛意識的運作,都難以用頭腦理智去解析。
而埋藏在潛意識深處的兒時創傷信念,會儲存在身體上,並且持續發出相同頻率的能量,牽引著自己​發展出與兒時創傷感受相似的命運軌跡。
在這股被儲存在身體上的潛意識創傷能量中,你會無意識地持續創造與吸引和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中,面對父母時所經驗到的受傷感、失落感、無價值感、不被愛感⋯相同感受的人、事、物、境。

所謂的無意識是指「無法用頭腦理智去掌控、改變」的牽引。好比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1️⃣明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好
但每天在該睡覺的時間還是帶著疲憊的身體
繼續做著無意議、只為耗盡身心能量的事情
讓自己白天的精神狀態、專注力都難以凝聚
讓自己缺乏足夠的能量發揮正向的創造能力
使自己陷入在周而復始的失敗感、挫折感中
為了逃避面對自己創造出來的失敗感挫折感
我們會繼續在該休息的時間、仍然選擇用無意識行為耗盡自己身心能量直至斷電⋯。

2️⃣明知道均衡的飲食與運動習慣
才能真正有效改善並保持良好的身材體態
卻仍然寧願冒險嘗試速成的減肥方法
即使無效或是成效反彈,
也還是不願改變飲食習慣、培養運動習慣
等到證明無效或更大的反彈後
陷入一陣子的自我批判、自暴自棄⋯
然後再繼續尋找其他能夠速成的減肥方法⋯。

3️⃣明知道每天漫無目的滑手機、追劇等等的時間
用來進修、閱讀、或是保養身心
可以得到更多對人生有幫助的成長
但我們還是自動地將那些多餘的時間,
花費在漫無目的滑手機、追劇、或是其他對自己沒有正向意義的事情上。

以上就是身體印記所帶來很普遍也很典型的影響「你的頭腦都知道,但你的身體做不到」;「你的頭腦想要的,與你的身體能量不共振」。

然而,身體印記所造成的影響不只是事與願違。通常邊將自己的能量花費在這些無意議行為的人,心中對這樣的自己都常有著焦慮不安、心虛自責,而這些內在狀態並不是我們做著無意義的事才產生的。相反,我們是為了逃避面對心中早就存在的內在狀態(焦慮不安、心虛自責),才不惜浪費生命及有限的光陰去進行那些無意義的事,意圖分散自己對內在真相的注意力,卻恰恰讓自己在外在層面持續輪迴體驗著自己所逃避的內在真相。

​​

​如何獲得幸福?幫助你找到幸福的10個問題

到這裡,想邀請你先幫自己列出:

1️⃣你長大後對於幸福的定義?例如生活無憂、不再為錢感到負擔、沒有外貌焦慮、在感情中更自信或有更多更好的選擇⋯?請對自己誠實列舉你對幸福的定義。

2️⃣你認為自己需要擁有什麼樣條件、或達成哪些目標,你才能遇見/#才會得到自己所定義的幸福?
例如外貌、金錢、工作應該到達什麼樣的目標?
你認為自己的外在物質應該最好要有哪些條件?
你想與擁有什麼樣的條件對象、發展出哪些期望的關係模式?請繼續對自己誠實列舉你對擁有幸福的條件。

3️⃣請你試著想像:當自己得到那些條件、達成那些目標、擁有自己所定義的幸福後,#你想像自己可能會獲得的滿足感⋯(例如被讚賞、被認同、被羨慕、被敬佩、被愛戴、被呵護、被追隨)請誠實地想像,如果你「擁有幸福的條件」,你認為自己會【得到什麼樣的滿足感】?

4️⃣ 請你繼續想像:如果長大後的你,再怎麼努力都沒有達成「2」的條件與目標,你對這樣的自己,會有什麼樣的看法、眼光、感受⋯?

5️⃣ 請你再次回想:長大後的你為了得到「2」的幸福條件、被愛的資格⋯你曾經付出過什麼?你曾經遭遇過什麼?你是成功大於失敗?還是失敗大於成功?你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是否有挫折感?

6️⃣ 現在,請你敞開、真誠地回想:
小時候,身為小小孩的你⋯希望當時的父母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你、陪伴你、支持你、照顧你?如果當時的父母用你希望的方式這樣對待你,照顧你,你認為當時小小的你的感受會是什麼?

7️⃣請你繼續敞開地回想:小時候,身為小小孩的你⋯
曾經為了得到期望中的父母的愛、對待、支持、照顧,你付出過什麼樣的努力?你的努力有成功得到想要的嗎?還是你的努力大多有著挫敗的結果?

8️⃣請你繼續保持敞開真誠地回想:小時候,身為小小孩的你,如果當時的父母沒有用你想要的方式去對待你、照顧你⋯。你對沒得到期望中的對待的自己有什麼感受?你對沒給你期望中的對待的父母有什麼感受?當時身為小小孩的你,有多少失落、失望、自責、受傷⋯?

9️⃣現在,請你保持誠實並敞開的對比:
⚠️將「3」與「6」在的感受放在一起,兩者之間是否很像?有多像?有哪些是完全一樣?
⚠️將「4」與「7」的感受放在一起對比,兩者之間是否很像?有多像?有哪些是完全一樣?
⚠️將「5」與「8」的感受放在一起對比,兩者之間是否很像?有多像?有哪些是完全一樣?

🔟透過以上的小練習,你有什麼樣有趣的發現呢?

 

幸福的定義,與內在小孩創傷的投射

1️⃣如果你長大後對幸福的條件是要一定金額的金錢財富➡️ 1.自己長大後對於幸福的定義。

2️⃣而你在達成這個幸福條件的過程中,經常感受到對金錢的不配得感、面對金錢時的自卑、對於承認想要錢的羞愧感、害怕追求金錢的自己很自私、覺得坦承要錢的自己不夠善良➡️ 2. 自己在追求所定義的幸福的過程。

3️⃣你基於上述內在狀態,在努力達成幸福條件的過程中,往往只敢選擇三分耕耘一分收穫=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自私、或經常主動給予超出所得的付出=遮掩自己承認想要金錢的羞愧感、不清白感⋯經常讓自己再怎麼努力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金錢、或是經常難以保留住好不容易得到的金錢➡️ 3.自己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得到的結果。

如果把以上三點,對比自己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中面對父母的感受,很可能會發現極高度甚至100%的相似。當你越發現到相似處,代表你越能與潛意識的兒時感受連結。

如果你長大後對幸福的條件是要一定金額的金錢財富,是因為小時候父母經常為了金錢壓力,讓小小的你知道:「父母這麼辛苦、這麼不耐煩、這麼兇」的原因都是因為「父母要賺錢、錢不夠、錢很難賺,我養你這個孩子需要錢、你這個孩子還不會賺錢=幫不上忙=讓父母很累很辛苦⋯」。

​孩子的感受是屬於潛意識層次毫無邏輯、沒有秩序、不可理喻的狀態。當孩子期待自己生命中的神給予自己溫柔的對待、愛的支持、耐心的陪伴時,卻得到與之相反的境遇,並且聽到來自父母有形的話語或無形氛圍中感受到:

「父母無法給我想要的愛、甚至還給我受傷感,都是因為錢不夠」。
「而我幫不上父母,這樣的我很沒用、不夠好、是不對的⋯」
「難怪父母不愛我,難怪我得不到愛。」
「所以如果想得到父母的愛,我就要賺很多的錢。」

以上都會在潛意識形成兒時創傷信念,在長大後,頭腦表意識就會誤將金錢定義為能否幸福感的條件、資格,頭腦表意識也容易將自己「生而為人的價值」、「一個人是否有用處」、「一個人值不值得被愛」⋯等等皆投射在「金錢的多寡」、「金錢財富物質的能力」上。

如果是基於兒時對父母的愛的匱乏感、羞愧感、創傷感所形成的幸福定義,必然帶著相同的羞愧感、匱乏感、創傷感去追求所定義的幸福。

我們在追求的過程,也往往會不斷地經驗到與兒時面對父母相同的匱乏感、羞愧感、創傷感。
而我們在追求帶著創傷所定下的幸福條件後,也往往會帶來讓我們繼續感到匱乏、羞愧、創傷的結果。
以上便是身為孩子的我們,如何將自己的兒時創傷在潛意識中形成毫無邏輯的創傷信念、並將這份潛意識信念現化在外在成為命運實相的過程。

既然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中面對父母所感受到的所有創傷感都會儲存在身體上,持續散發出相同的創傷吸引力法則,讓自己無意識地朝向重複兒時創傷的方向前去,親自創造出與之相符的人事物境。

因此,如果頭腦表意識因為兒時創傷而誤將金錢財富定義為獲得幸福感的條件,那麼我們也非常有可能在追求金錢目標的過程中,持續複製貼上與小時候面對父母時相同的創傷感受:不配得到的羞愧感、再怎麼努力都得不到的匱乏感、即便得到了還是感到不滿足的失落感⋯。

我們會因此顯化出與兒時創傷相同的金錢結果:就算想要錢也不敢爭取更多的金錢、得到的金錢與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好不容易得到金錢也會很快失去、就算得到目標金額的金錢還是充滿著不安全感⋯。

請試著將上面舉例的金錢財富,換成其他你所認為的幸福條件。也許是外表、人格特質、或其他的物質條件;也許是特定的關係、內在的感受、某些領域的成就。

所有兒時創傷,都是未化解的能量。所有沒被化解的創傷能量,都會儲存在身體上,形成身體印記。身體是你散發氣場、磁場、形成吸引力法則的載體。當身體儲存著兒時創傷,意味著你所散發出來的氣場與磁場,都與兒時創傷一模一樣。於是你對大宇宙能量場所散發出的訊號,就是兒時創傷的頻率。這是為什麼許多身心靈療癒系統會談及原生家庭及內在小孩的療癒。

 

真正的幸福,來自落實自我覺察與身心療癒

這也是為什麼我總以身心覺察為主,並提倡「所有人生失衡,離不開身為孩子在內在心靈與父母之間的關係療癒」

因為身體印記以及兒時創傷印記,與「幸福快樂的秘密」有著絕對的關係:當我們的身體儲存著尚未療癒的兒時創傷,潛意識就會持續形成一股毫無邏輯的創傷信念,並在表意識中以思、言、行的方式呈現再顯化人生命運。

​以上提供小小的覺察練習,試著為自己對比出一些有趣而深入的療癒線索。如果潛意識保護機制阻斷已久、身心能量較為厚重的人,可能會對原始記憶、兒時感受等有所阻隔,可以試著落實本書分享的身心覺察、為身體補充澳洲花晶高頻能量,再以敞開放鬆的心持續進行這些小練習。

​創傷能量並不只是發生在兒時的原生家庭中,而是承載著個體意識所有未化解的創傷能量的總和。也許是世世代代的家族傳承、或者是累生累世的輪迴模式。只是為顧及頭腦所能理解的層次、讓頭腦更易於接受,才在公開文章中將之濃縮範圍統稱為「兒時創傷」、「內在小孩」。

然而,即便為了使頭腦方便理解比接受而濃縮範圍,但我們卻不省略任何應該深入的階梯。因為原生家庭的兒時經驗已濃縮生生世世、世世代代的能量印記,而身心覺察正是可以全面解開、流動、釋放這些超越時空線的能量印記=純粹的創傷能量=創傷意識。

真實的經驗分享

我有很多學員在落實身心覺察、讓身心能量流動後,都會在種種對比中驚覺:自己長大後對幸福的定義、以及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所發生的辛酸挫折、甚至失望失敗的結果⋯都和小時候自己身為小小孩子在面對父母時的渴望與失望有著極高度的相似。而這些兒時創傷凍結,都會在身心覺察的流動與釋放後被療癒轉化。

因為在身心覺察自我療癒教學系統中,我們倡導一個核心概念:每個人生命的本質,全然平等、無分條件;所以每一個人的內在創傷、內在小孩、內在小我都是一模一樣的。

就像有錢人或窮苦人的恐懼升起時,兩者所經驗到的恐懼能量是一樣的。當恐懼的能量升起時,並不會因為你的錢比較多而讓你感覺少一點點,恐懼就是恐懼,沒有條件之分。

就像外型亮眼或外在樸實的人,在失戀時所感受到的心痛或無價值感也是一樣的。當我們將內在小孩對父母的創傷渴望投射到愛情關係、伴侶對象身上,那麼在失戀時所感受到的無價質感、匱乏感、心痛感⋯並不會因為你的條件好與不好而更多或更少。

以上簡單的舉例,足以說明真正的創傷無分條件,那麼相對真正的療癒路徑也只有一個。

就像我前面所分享的:我常見許多學員來到課程時,已經獲得很多人羨慕的成功成就、財富自由、幸福美滿的關係。然而,他們並沒有因此得到當初頭腦想像中的幸福,也就是滿足感。

因為大多數的人對幸福的定義,來自小時候身為孩子的自己對父母的渴望、渴求、等待。只是有些人在追求基於兒時創傷所「定義的幸福」的過程中,往往會周而復始地重複小時候所經驗到的兒時創傷。
而有些人,則是在追求到基於兒時創傷所「定義的幸福」後,仍然感受到小時候沒有被滿足的失望、失落、受傷感⋯依然存在。

由此可見,每一個人無論來自哪一種形式的原生家庭、現在長成了什麼樣子,我們身為孩子在面對父母的渴望、渴求、失望、失落⋯都是一模一樣的。
只是,當我們對生命停留在極為表層的認知,才會以外在條件區分生命的本質、並且迷失在此。這時我們會誤解純粹的創傷能量,而為此添加很多的故事,並會為了想要改變與療癒無關的故事而付出許多的心力。

例如,當我們對自己的生命停留在表淺的認知,那麼當恐懼感升起時,我們可能會將之投射在自己的外在條件上,浮現出:我會這麼恐懼,是因為我不夠好看;我會這麼恐懼,是因為我不夠有錢;我會這麼恐懼,是因為我還不夠⋯。

但事實上,恐懼就只是恐懼,恐懼只是一股純粹的能量,並不會因為你的外在條件與人生故事而更多活更少。

無論你是來自雙親健全的家庭或單親家庭;無論你的原生家庭是富足或是窮困;無論父母是從小打罵你到大或不曾打罵過你;無論你接受到什麼形式的文化教育⋯以上,都不會讓我們小時候所承接到的兒時創傷更大或更小。 唯一不同的是,我們的頭腦表意識會藉由以上條件的分別,去為純粹的兒時創傷感受附加合理化的故事。

例如:

有些人的父母,在小時候不曾打罵過自己、家庭環境也算富裕,因此認為自己沒有兒時創傷。這些人來上課的原因,只是因為長大後有些人生不順遂的遭遇。但他們從不認為自己小時候受過創傷。
然而,在落實身心覺察之後,凍結在身體的創傷能量開始流動,這些因為外在因素變以為自己沒有兒時創傷的學員們,都開始能夠連接到自己內心最深處的真實感受。
他們才發現是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機制阻斷了小時候的受傷感,並在頭腦表意識發展出「我的外在條件比別人好,所以我比別人更沒有那些內在陰暗」的自我安慰。
他們也才發現,所謂的創傷感受與外在條件無關,小時候父母曾經一個冷漠的表情、一個憤怒的眼神,都曾讓他們在那個時刻感受到驚嚇、恐懼、不安全感。  

而這些瞬間發生的創傷時刻,被潛意識凍結在身體上。所以頭腦記憶中沒有這些畫面,但是所有被凍結的創傷能量,都如實地記錄在身體上,在他們做身心覺察的時候一一的流動出來。

這時,他們同步對比到:從身體釋放出的兒時創傷,和他們長大後所遭遇人生不順的經歷,無論是故事劇情或背後的情緒感受,兩者都有著極高度的相似。

這就是療癒煉金坊一直在提倡的:身心覺察是自我療癒的方法中最直接究竟的路徑。因為身心覺察不看任何故事劇情、外在條件、人生背景⋯而是直接穿透到、釋放掉根源性的創傷能量。

❤️身心覺察能療癒帶著故事劇情的內在小孩創傷能量。 
​❤️身心覺察能轉化不帶故事劇情的內在小我純粹創傷。

身心覺察的核心會讓人照見閃亮到難以直視的真相:「沒有誰的創傷是不一樣的。沒有誰的創傷更大或更重。沒有誰的受苦更偉大或更有意義。當你在真正的生命轉化中,你只有一個抉擇:你是否還想活在創傷故事裡?你是否還想在宿命中白白受苦?」。

 

療癒煉金坊-澳洲花晶能量學院是唯一以身心覺察為主、花晶能量工具為輔的單位。坊間所有提及身心覺察及澳洲花晶的課程或出版書籍,都是出自本學院舊有的課中內容及原創書籍著作。

▍我們致力深入傳授身心覺察、自我療癒、澳洲花晶的核心精髓,幫助人們用正知正見的覺察心法、正確運用澳洲花晶的能量工法,協助每個人成為自己生命中最好的療癒師。

◎療癒煉金坊-澳洲花晶能量學院為了支持想以花晶療癒自己的夥伴,提供最完整的花晶覺察教學資料、我們更提供超越市面的獨家優惠,全面支持每位向我們購買花晶的夥伴們全面豐盛轉化。點此加入官方 LINE 聯繫我們

 

◤點此處進入學院獨創澳洲花晶教學-學員真實轉化分享

 

▍歡迎你親自學習成為自己生命中最好的 《全方位身心靈轉化生命奇蹟療癒師 》& 《澳洲花晶身心靈能量轉化療癒師》

✅超越所有實體課程的線上深度培訓教學課程​

✅課程每天會為所有學員提供個案式專屬指導​
✅網站上所有分享都只是課程內容的冰山一角​
✅你所嚮往的身心靈轉化都將在課中一一實現​
✅所有身在任何國家的華語夥伴都可報名共學​
 

點擊此處即可跳轉報名連結

◎完成《 全方位身心覺察轉化生命療癒師 》【線上深度自我培訓課程】的學員,就可進階報名參加《 澳洲花晶身心覺察能量轉化療癒師 》【線上深度培訓課程】

 

◤療癒煉金坊學院出版教學作品◢

全方位身心覺察自我療癒轉化生命全書

遇見 • 轉化生命的澳洲花晶-澳洲花晶療癒寶典

身心覺察‧自我療癒‧轉化生命奇蹟卡

教你用身體算命!成為知命改運的身體算命師

 

​◤歡迎訂閱追蹤 療癒煉金坊-澳洲花晶能量療癒學院 各大平台,接收各種身心覺察、自我療癒、澳洲花晶的分享內容:

澳洲花晶能量療癒學院 Facebook

澳洲花晶能量療癒學院 Instagram

身心覺察 • 澳洲花晶 YouTube

療癒煉金坊覺察療癒學院-官方網站

 

網站其內之所有文章與出版作品中之著作權屬療癒煉金坊所有,凡未註明出處或未經我方同意而任意修改、重製、轉載於其他分享平台或當作公開教材者,將以違反著作權法論。翻(盜)用必究,敬請自重。